一、注意事項
資料來源于網絡。
二、給定資料
1.選派優秀機關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,是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促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,這一舉措已經實施多年。在我國著名的小崗村,就有一位讓人難以忘懷的第一書記。“一朝越過溫飽線,20年沒進富裕門”是小崗村當時的寫照。2004年,40歲的沈浩從安徽省財政廳來到這里之后,帶領村民修路、打井,支持青年創業致富……漸漸地,他找到了一條適合小崗村發展的新路,讓小崗村發生了巨變。他住的那間十幾平方米的小屋,床頭貼著村民的聯系電話。大門從不上鎖,誰都能推門而入。他也成了群眾心中“離不開的干部”。
40多年前,小崗村的18位村民曾按下紅手印,改變了這個村子的命運。沈浩到來后,群眾們又兩次用這種方式表達了他們最真實的心愿。在沈浩任期屆滿時,村民們集體按下紅手印留住他。2009年11月6日,因積勞成疾,沈浩突發心臟病倒在工作崗位上,村民們再一次集體按下紅手印,請求將這位好書記安葬在小崗村。
從省直機關來到貧困山村的還有一位“羊書記”——隋耀達。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共村群眾眼中,他經常穿著迷彩服,做事雷厲風行。來到共村之初,為了“扶志”,隋耀達給村里的一個貧困戶做思想工作,幫助他一步一步成了致富能人,還當了村里的后備干部。一個家庭的變化激發了整個村子的動力。村民們有了精神頭,隋耀達開始著手發展產業。種植紅毛丹,圈養黑山羊,編織黎錦工藝品,建設光伏發電站……經過3年多的發展,羊場的黑山羊產值近60萬元,貧困戶家家分紅,戶戶增收,實現了良性循環。其他的三個項目也形勢喜人,共村摘掉了“貧窮帽”。談到為什么選擇這些產業,隋耀達有自己的訣竅,他說要當好帶頭人,不能盲目地指揮,“農民都是專家,要向他們請教學習”。
別看這位“70后”書記干起工作來風風火火,其實在2014年省里派選駐村干部時,他剛被查出頸動脈瘤,不能過度勞累,但他還是主動報了名。不僅如此,這些年來,無論遇到什么樣的情況,隋耀達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保護群眾,連見義勇為獲得的獎金也全部拿出來用于扶貧。
在第一書記的隊伍里,還有更年輕的“戰士”。1989